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吸引了全球目光。在中国又一次搭建起来的宽阔平台上,世界主要经济体和重要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展开着一场热烈而精彩的巅峰对 话,以求解与探索全球治理的新路。同时,作为中国今年含金量最高的主场外交,杭州峰会无疑清晰地传递出了中国声音,并展现中国谋求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卓越领 导力。
金融危机虽已过去八年,但危机的阴影依然盘旋在世界经济的上空,伴随着英国脱欧、美国大选新变局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袭扰,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显得异常地缓慢而沉重。欧洲与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不约而同地实施了负利率政策,货币竞争性贬值的态势被加速强化。
与货币竞争性贬值相并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急剧抬头。世贸组织发布的G20政策定期监测报告也显示,在截至今年5月的7个月内,G20经济体出台了 145项保护主义措施,为2009年以来最高。G20贸易总额约占全球贸易额八成,贸易保护主义无节制的泛滥必然深度戳伤世界经济肌体。
与金融危机新兴市场体独善其身完全不同,由于受到大宗商品价格急速跳水的打击以及经济转型的拖曳,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出现了大幅下滑甚至是严重的经济危机,国际资本也加速从此撤离。
从亚洲金融风暴和全球金融危机中穿越而过的G20本身就历史性地肩负着反危机和为危机后全球经济保驾护航的特殊使命,直面目前全球经济治理的挑 战,G20自然赢得了一次非常宝贵的能量展示机会。因此,杭州峰会确立的“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主题受到广泛认同。
“创新”是时代的活力主题,也是破解世界经济难题的的根本。目前,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蔚然兴起,科技创新成为新一轮经 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但创新不仅是以科学研发、产业突破为代表的“硬创新”,还意味着思维观念、发展方式与合作模式所代表的“软创新”。因此,我们需要改变 那种单纯依靠货币政策的偏执思维,建立起综合性的宏观政策新框架;我们需要摆脱那种以邻为壑的本位思维,架构起合作共赢的贸易体系;我们需要摒弃竭泽而渔 的短线思维,营造长效的的增长活力。
“包容”是时代的主基调,同时也是推动各国经济联动增长的核心引擎。必须明确,世界经济并非由富国打造,一个强国的经济繁荣并不能带动全球经济的同步复兴,只有国家之间的平等相济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杭州峰会创造了G20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度最高的纪录。乍得是非洲联盟的轮值主席国,塞内加尔是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主席国,老挝是东南亚国家联盟轮 值主席国,泰国则是七十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埃及与哈萨克斯坦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方邀请这些嘉宾国出席峰会,让广大发展中国家直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 高端对话,让G20更接地气,更具包容性,全球各国经济的增长也更具联动性。
无论是创新还是包容,不管是活力构造还是彼此联动,都需要具体的政策策应与实际行动才能落地见效。为此,杭州峰会第一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 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围绕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系统性行动计划;第一次推动制定全球投资指导规则,形成全球首个规范全球多边投资行为的 框架;第一次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引入讨论议程;第一次形成与通过G20绿色金融报告,最终推送出可以撬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全新力量与机制。
必须承认,作为G20杭州峰会的东道主,中国经济增速已从先前的动辄10%以上跌落至如今的6.7%,但即便是如此,也不妨碍中国经济在全球市场的分 量与影响力。离开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世界经济与贸易将会遭遇塌陷式冲击,由此也就不难推及,在G20这一大家庭中,中国维稳定准的作用不可小觑。
还须明确,除了积累了30多年改革开放的鲜活经验外,中国政府在经济模式打造、政策创新运筹等方面都彰显出了非同凡响的智慧与本领。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一带一路”建设,倡导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等,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饱满而鲜活的中国模式或中国方案,并完全可以通过 G20向世界输出,形成与地球村共享的国际方案。中国完全具备推动制定全球政策规则的功力与能力。
特别要强调的是,以往G20峰会通过了众多宣言、计划、倡议,多数没有太多实质性内容或者未能有效落实执行。但杭州峰会因为有了中国雄厚的国家能力作 支撑,有了“一带一路”建设作支撑,有了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银行等平台作支撑,有了正在展开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美投资协定以及中英自 由贸易协定的合力支撑,最终成效将会大不相同,全球治理进入中国节奏可拭目以待。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
全方位服務中小企業的新型場外交易市場
全面扶持中小企業從創客到掛牌上市的生態體系
加入我們
一起為HKOTC港三板喝彩!